轉骨湯的重要性從自古以來,一直被視為跟長高息息相關的用品,尤其在青少年時期,身高的發展更是受到極大的關注。然而,身高的增長並非一蹴可幾,它涉及到多種生理因素和發育階段,其中最為關鍵的就是所謂的「轉骨發育期」。在這個階段,孩子的骨骼和筋骨會經歷快速的成長和變化,而如何妥善地運用轉骨湯引導和促進這一過程,則成為每一位父母和醫師所關心的問題。

在這方面,中醫學有著豐富的經驗和獨到的見解。經過數百年甚至數千年的實踐和研究,中醫學已經發展出一系列專門針對「轉骨發育期」的治療方法和藥方,其中最為人們所熟知和信賴的,就是傳統的「轉骨湯」。這款由多種中藥材精心調配而成的藥湯,不僅能有效地促進骨骼和筋骨的成長,還能改善孩子的代謝功能、增強免疫力、和提高腸胃的吸收能力。

透過飲用轉骨湯,您的孩子便能在「轉骨發育期」中獲得最大的生長潛力。

轉骨湯為什麼可以長高?解析轉骨湯的長高原理

桃園中壢轉骨中醫推薦 》轉骨湯選購指南的10大核心要點

轉骨湯的成分

在轉骨中醫推薦的理念下,我們深信青少年階段轉向成年是一個極為重要的生理變化過程。在這個階段,轉骨湯不僅是一道補品,更是助力孩子健康成長的靈丹妙藥。每個孩子的體質不同,因此,轉骨湯的配方也應因人而異。中醫始終堅持,不論配方如何變化,其根本目的都是要讓孩子達到“吃好、睡好”的最佳狀態。

適合青少年的轉骨湯中藥應以補腎、健脾胃、疏肝解郁這三大目的為主軸。根據每個孩子的生理狀態和生長需求,我們會精心調整藥物比例。

在第二性徵出現之前,主要是以健脾胃的藥方為主,以確保孩子能夠良好地吸收營養。而在第二性徵出現後,則多以補腎和活血的藥方為主,以促進孩子更全面的成長,中醫長高的奧祕就是這樣的神奇。

常見的轉骨湯藥材包括:

補腎藥:杜仲、續斷、懷牛膝

健脾藥:黨參、茯苓、白朮

活血藥:川七、紅花、川芎、骨碎補

補血藥:當歸、白芍

疏肝理氣藥:柴胡、陳皮

值得一提的是,家長經常會發現,孩子在這個轉變期容易出現生病或疲憊的狀況。這不僅是因為學業壓力大,也是因為使用中醫長高轉骨湯的過程中,孩子體內的氣血耗損特別嚴重。因此,轉骨中醫推薦,在這個階段可以適量地食用一些補氣血的中藥材。

 

轉骨湯的中醫長高原理

 

在中醫的醫學觀點下,提到轉骨湯,人們往往首先聯想到的是其助長身高的效果。然而,更深層次的目的實則是促進骨骼的正常發育,並確保孩子在黃金成長期能夠獲得全面的營養補給

中醫特別強調,節氣與人體的相互影響也是轉骨湯能助長高的一大因素。春分與白露兩個節氣是最佳的轉骨時機。在春分後,隨著氣溫回暖,新陳代謝逐漸旺盛,這是補充骨本、促進骨骼發育的絕佳時機。而在白露後,氣溫逐漸降低,這是一個累積體內能量,為冬季衝刺身高做好準備的重要時刻。

因此,中醫建議家長們應把握這兩個節氣,讓孩子飲用轉骨湯,以促進其全面發育。這不僅有助於孩子的身高成長,更重要的是,能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獲得更全面、更均衡的營養,從而達到身心靈的和諧發展。

 

轉骨湯2種副作用,中醫師的叮嚀

 

桃園中壢轉骨中醫推薦 》轉骨湯選購指南的10大核心要點

預期的副作用1:生長板提前閉合

在中醫的觀念中,長不高跟氣血和營養有一定的關聯性。當生長板一旦提前閉合,將會嚴重影響孩子的身高發展。這時,轉骨湯便成了一種極為重要的調理方法。轉骨湯含有多種對骨骼發育有益的中藥成分,能夠促進氣血流通,因此生長板有時會提早閉合。

中醫特別建議,飲用中醫長高轉骨湯時,務必遵循中醫師的指示,切記服用過量,反而達不到長高的預期效果。

預期的副作用2:發生性早熟

性早熟在中醫理論中,通常被認為是腎氣不足或者是內分泌失調所導致。女生可能會出現胸部提前發育,男生則可能提早出現喉結、長鬍子和腋毛等。

中醫認為,轉骨湯因為有豐富的中藥成分,對於調節體內的氣血平衡,還能補充腎氣,調整內分泌有明顯的功效,會讓孩子性早熟的時間提前,雖然性早熟不是嚴重的問題,但是性早熟也是有讓生長板提前閉合的狀況,因此遵從中醫師的建議是非常重要的。

轉骨湯要怎麼喝,4大原則讓父母快速上手

桃園中壢轉骨中醫推薦 》轉骨湯選購指南的10大核心要點

轉骨湯飲用原則1:何時飲用最見效,適合的年齡層是?

在中醫的智慧中,轉骨湯的最佳飲用時機是在孩子第二性徵開始出現的階段。以女孩來說,約在11歲胸部開始發育;男孩則是在12歲左右,喉結和鬍子開始出現。然而,若孩子在10或11歲之前就出現第二性徵,這可能是性早熟的跡象。在這種情況下,建議先諮詢醫生,解決性早熟問題後,再考慮飲用轉骨湯。

轉骨湯飲用原則2:多久飲用一次最合適?

中醫認為,過度的補充會導致「燥熱」,反而不利於身體的平衡。因此,轉骨湯每週飲用一次即足夠,過多飲用可能會導致生長板提前閉合,進而影響身高的增長。適量的飲用,才能達到最佳的調理效果。

轉骨湯飲用原則3:是否應在睡前飲用?

中醫強調,睡眠是身體修復和成長的重要時段。因此,睡前飲用轉骨湯可能會影響消化和新陳代謝,進而導致失眠。建議的飲用時機是在早餐後或午餐後,這樣不僅有助於消化,也能確保孩子得到充足的睡眠。

轉骨湯飲用原則4:成年人是否適合飲用?

在中醫的觀點中,成年人的生長板已經閉合,身高不會再有顯著的變化。因此,對成年人而言,轉骨湯的效果將大大減弱。即使飲用,也不會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成年人無需再飲用轉骨湯。

 

轉骨湯男女大不同,把握正確的轉骨時機,長高就是這麼簡單

 

桃園中壢轉骨中醫推薦 》轉骨湯選購指南的10大核心要點

中醫解析:男生如何選擇轉骨湯以達到最佳效果

在中醫的養生理念中,男性的身體發育特別需要注重腎氣的補充。因此,我們推薦的男生專用轉骨湯中,特別加入了如黃精、胡桃等補腎氣的中藥材。這些藥材不僅能強壯筋骨,還能增加活動力。當筋骨得到充分的營養和氣血流通,自然會促進身高的增長,轉骨時機就在此刻。此外,精神狀態和學習能力也會因為腎氣的充沛而得到提升,不再有回家後感到疲倦的困擾。

中醫解析:女生飲用轉骨湯的最佳方式

對於女性而言,中醫特別強調養血和調經的重要性。因此,在我們為女生量身定制的轉骨湯中,特別選用了如當歸、紅芎、白芍等具有補血功效的中藥材。這些藥材不僅能有效解決貧血問題,還能改善因月經導致的氣色不佳。特別是在月經後,由於失血,女性往往會出現臉色暗沉的問題。透過飲用這些具有補血效果的轉骨湯,就是最佳的轉骨時機,還能讓氣色變得更加紅潤。

 

讓轉骨湯的長高效果更加倍的10大原則,父母必看

 

桃園中壢轉骨中醫推薦 》轉骨湯選購指南的10大核心要點

原則1:維持良好作息與轉骨湯的完美配合

在中醫的理念下,良好的作息是促進孩子健康成長的基石。建議家長讓孩子在晚上11點前進入深層睡眠,以配合生長激素的高峰分泌期。搭配早餐後或睡前30分鐘至1小時內飲用轉骨湯,這樣能最大化生長激素與轉骨湯的協同效應,為孩子的身高成長提供有力支持。

原則2:保持均衡營養讓轉骨湯發揮效果

均衡的營養攝取是孩子身高發展的另一個關鍵因素。日常飲食應包含多樣的營養元素,以確保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荷爾蒙能正常分泌。缺乏特定營養素可能會導致荷爾蒙失衡,進而影響孩子的身高成長。

原則3:適度按摩穴道有助刺激生長板

睡前適度地按摩孩子的腳底和與成長相關的穴道,不僅有助於刺激生長板,也能促進新陳代謝和血液循環。這不僅有益於孩子的身高發展,還能預防生長痛,對孩子的整體健康狀況有顯著的提升

原則4:避免高糖及油炸食物讓營養更扎實

中醫特別提醒,過量的高糖和油炸食物不僅缺乏營養,還可能導致孩子發生肥胖問題。過多的體內脂肪會影響生長激素的正常分泌,即使飲用轉骨湯,也可能無法達到預期的成長效果。因此,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應避免這些不良飲食習慣。

原則5:適量運動與戶外活動

運動不僅能促進骨骼和肌肉的發展,還能提高孩子的心肺功能和免疫力。中醫建議,每天至少應有一小時的戶外活動,以確保孩子獲得足夠的陽光和新鮮空氣。

原則6: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

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是密不可分的。中醫強調,家長應該為孩子創造一個愉快和積極的家庭環境,以促進他們的心理健康。

原則7:水分與微量元素補充

足夠的水分和必要的微量元素(如鈣、鎂、鋅等)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中醫建議,除了飲用轉骨湯外,還應確保每天攝取足夠的水和營養補品。

原則8:避免過度使用電子產品

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可能會對孩子的視力和骨骼發展造成不良影響。中醫建議,應限制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並鼓勵他們參與更多的戶外活動。

原則9:定期體檢與成長追蹤

定期的體檢可以及早發現和預防各種健康問題。中醫特別推薦,在轉骨發育期內,應進行更為頻繁和專業的成長追蹤。

原則10:家庭教育與性教育

隨著孩子進入青少年期,性教育和家庭教育變得尤為重要。中醫建議,家長應與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並在適當的時候進行性教育,以促進他們健康的心理和生理發展。

 

轉骨湯與成長:轉骨中醫推薦的智慧與轉骨時機的重要性

 

自古以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一直是每位父母的心願。在這個願望中,孩子的身高成為了一個不可或缺的因素,它不僅影響孩子的自信,更是父母內心深處的一份驕傲。然而,要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達到最佳的身高,並非一件簡單的事。尤其在現代社會,由於飲食習慣、氣候變化和體質差異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傳統的「轉骨方」需要經過專業的中醫推薦和調整,以適應每個孩子獨特的體質和需求。

「轉骨」在中醫長高的理論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這個階段通常從10-12歲開始,一直持續到16-17歲。在這個「轉骨發育期」中,孩子的身體會經歷一系列復雜的變化,包括代謝機能的改善、免疫力的增強、腸胃吸收能力的提升,以及骨骼和筋骨柔韌性的增加。這些變化不僅會影響孩子當下的身高,更會對他們未來各種器官的發育和功能產生深遠的影響。

因此,無論您對中醫持有何種態度,都應該妥善利用這一生僅有的「轉骨時機」。在這個關鍵時刻,您可以選擇信賴中醫的智慧,並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運用經過精心調配的「轉骨湯」,以促進孩子的身高成長。這樣做不僅能讓您的孩子得到最佳的身高發展,也會讓您重新找回作為父母的那份驕傲和自信。

由專業的中醫醫師根據每個孩子的體質和需求,進行辯證論治後精心調配轉骨湯,您的孩子不僅能在「轉骨發育期」中獲得最大的生長潛力,還能讓您作為父母找回那份「做人成功」的驕傲。

中醫的轉骨湯更是在傳統的基礎上,加入了現代醫學的新知和技術,使其更加適應現代孩子多變的體質和需求。通過飲用這款轉骨湯,您的孩子不僅能在「轉骨發育期」中獲得最大的生長潛力,還能讓您作為父母找回那份「做人成功」的驕傲。因此,如果您正在尋找一種安全、有效、並且經過專業醫師推薦的方法來促進您孩子的身高成長,那麼中醫的轉骨湯絕對是您最好的選擇。

轉骨湯中醫預約諮詢官網:https://www.guarhetcm.com/growtall/

轉骨湯中醫預約諮詢LINE:https://line.me/R/ti/p/%40209kjjhn

 

臺中潭子轉骨中醫推薦轉骨湯是一種源自中醫學的傳統藥方,專門用於促進青少年在「轉骨發育期」的身高成長和整體健康。這個特殊的發育期通常發生在10至17歲之間,是孩子身體發育最為迅速的時期。轉骨湯由多種中藥材精心調配而成,包括但不限於杜仲、黨參、當歸等,旨在改善代謝、增強免疫力、提升腸胃吸收能力,以及促進骨骼和筋骨的健康發展。

廣和中醫的轉骨湯更是在這一傳統基礎上,融入了現代醫學的新知和研究,使其更適應現代孩子的多變體質和需求。這款藥湯不僅能夠幫助孩子在轉骨發育期內達到最佳的生長潛力,還能夠為家長提供一個安全、有效、並且經過專業中醫推薦的選擇。臺中大雅轉骨推薦

總之,桃園八德轉骨中醫推薦轉骨湯是一種集多重功效於一身的神奇藥方,它不僅能促進青少年的身高成長,還能全面提升他們的身體健康。對於希望孩子能夠健康成長的家長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值得考慮的選項。

看新聞想每天事,寫好新自己有力雙手。有底心里沒退身,對人好給自己青山。 >>>更多美文:自創詩

入秋的蘿卜 文/章銅勝 入秋,江南的小圓白蘿卜上市了。去菜市場的時候,我都會挑一些圓而勻整、皮白光滑的蘿卜,再買一點五花肉,回來做蘿卜燒肉。蘿卜燒肉,香而不膩,家里人都喜歡吃。 蘿卜燒肉是一道極普通的家常菜,和我一樣喜歡這道菜的人很多。彼時,鄉村生活貧寒,蘿卜燒肉也是難得上桌的一道美味,常被我們惦記著。 我家的蘿卜種得早,立秋之前就下了種,種在一塊靠近水塘的大田里。蘿卜喜水,蘿卜剛種下,父親就常讓我去蘿卜田里澆水。蘿卜澆足了水,長得快,也長得水靈。水分充足的蘿卜,味道也更加鮮美。 蘿卜雖好,但畢竟過于普通。人們愛吃蘿卜,經不起蘿卜的美味誘惑,是一回事;人們不喜歡蘿卜,可能正因為它的普通,則是另一回事。家鄉人在嗔怪別人說話、做事、做人不太靠譜的時候,常說“你個大蘿卜”,言語雖無惡意,但可看出在鄉人的眼里,蘿卜是輕賤的。 賤東西好種,就像鄉村里的人們給孩子取個賤名,認為好養活一樣。我們種的滿田滿地的蘿卜,總是一片綠油油的,長勢旺盛。 蘿卜是穴播的,種子播得滿了、密了,就要間苗,新長的蘿卜嫩苗,我們稱為蘿卜纓子。間出的蘿卜纓子,去根,洗凈,用水焯過,切碎,用醬油、芝麻油和陳醋調味,加點蒜末涼拌,鮮香爽口,是極好的風味小菜。 間出的蘿卜纓子多,一時吃不完,就洗干凈了,晾去水汽,放在罐里略放些鹽,腌上三、五天,就可以吃了。新腌的蘿卜纓子不太咸,放點干紅椒,過油略炒,清香咸脆,佐飯佐粥都極好。 蘿卜的品種太多了,大小也有很大的區別。我買過汪曾祺常寫的楊花蘿卜種,種在花池里,春天楊花吐絮的時候一看,那小紅蘿卜太小了,比大一點的葡萄大不了多少,做菜也費事。 云南的蘿卜大。有人說,云南鄉下人挑蘿卜進城賣,一擔只能挑兩個蘿卜,一邊籃子里裝一個。只是聽說,沒有人真的見過。但西南聯大時期的昆明,確有人看見過有人一擔挑四個蘿卜進城的,可見云南蘿卜之大。 這么大的蘿卜怎么吃呢?不會買一個蘿卜回來,幾家人切開分了吧,也不會一家人天天吃蘿卜吧,這就很有意思了。想想,還是家鄉的小圓白蘿卜好。 云南的大蘿卜,是可以用來腌蘿卜鲞的。將蘿卜切成大小合適的蘿卜片,晾至半干,加鹽、辣椒粉、五香粉、熟芝麻粒、切碎的青蒜葉,一起拌勻、揉搓,分裝進小壇子、小罐子里封好,腌著。腌好的蘿卜鲞,香脆而有嚼勁,既能佐餐,又是很好的茶點、零食。 但我還是喜歡母親腌的小圓白蘿卜,放在大腌菜缸的底部,上面腌著一些青菜。上層腌的青菜味道并不太好,而下面的蘿卜卻別有風味,比單獨腌蘿卜要好得多。菜缸里腌的小圓白蘿卜,色澤金黃,豎切成細條,加點辣椒粉,用菜籽油略炒,微辣而香脆。 入秋,蘿卜又上市了,我也開始惦記那些美味的家鄉蘿卜了。 蘿卜幸福 文/伍中正 門前的菜園,不大。心情好的時候,我就在菜園中栽一些菜,那些菜心情好的時候,就開一些黃花兒藍花兒紫花兒給家園看給村莊看。往往,通過那些花兒深情的表白,或大或小的聲音跟或明或暗的身影,便引來很多瘦小的蜂和肥大的蝶。 小時候,我時常看見娘在白露時節,用已經粗糙的雙手一鋤一鋤地打開地皮,用一秋的心思一瓢一瓢澆上糞水,用一冬的希望一把一把撒下蘿卜種子,然后在那些地皮上蓋好稀疏的稻草回家,只留下幸福的蘿卜在地里幸福地長。 我還看見娘在冬日的陽光下,把在園子里拔來的蘿卜,挑到菜園外裊著水霧的池塘邊,在清水飛濺的碼頭上洗凈。那些蘿卜在娘的擔中像一個個熟睡的孩子,一個滾兒也不打地回到家中。多年后,我還想象得出來,那些蘿卜的白色一直晃著我的眼睛,成為我看事物的亮色。孰黑孰白,一看蘿卜便知。 娘挑回那些蘿卜,在老式菜刀的關注里,一個個地破成片。特別是蘿卜成條時脆脆的響聲一直響在我童年的耳畔。娘細心掃出一塊地,一呼啦鋪上一張我在上面打過滾的篾墊。常常是一篾墊一篾墊的蘿卜在陽光里晾干,晾成無數條瘦瘦的蚯蚓。我就坐在篾墊旁看篾墊上的蘿卜入迷入神。 蘿卜不斷地在我的生活里成長、鮮活,每一個細節都能牽動我的神經。多年后,我也學著種蘿卜,并且能想象得出蘿卜的幸福。 依然學著娘的樣子,在天高云淡的秋天里下種。種下的蘿卜安心地在園子里發芽,一窩子里擠兩、三個蘿卜的兄弟,整日里相互對視,那些綠綠的葉片極健康極精彩。很多次,我發現,寫在蘿卜上的陽光是我無語的心事。秋雨滴痛了蘿卜的衣衫,那掛在蘿卜衣衫上的水珠是多年淡了又濃的相思。我常常在蘿卜前站立,直到那些蘿卜的眼里盡是我的身影。 菜園很少有人來,一天之中,都是我的腳步一段段踩醒蘿卜的好夢。我已把蘿卜當成我傾訴的對象,當成我難得的知己,身心疲憊之時,很想跟蘿卜一樣默默笑對秋風秋雨笑對濃霜大雪。有蘿卜在,我是幸福的。有我在,蘿卜是幸福的? 很多夜晚,蘿卜讓夜爽爽快快吃進肚,天一亮,又輕輕松松吐出來。我時常感到園子里很靜很靜,輕輕地只能聽到嚴霜的聲音,時常希望園子的這種靜能永遠保存下來,像油畫一樣地描摹在村莊的畫框里,尤其是蘿卜的安靜是蘿卜那種簡單質樸的情懷能夠保存下來。 鳥不飛進菜園的日子,用手撫摸蘿卜的額、頸,手指走過的地方就能感受蘿卜的心跳,那種心跳始終是均勻的。我在蘿卜扎根的土地上想:蘿卜是不是保持一種極其平淡的心態?是不是用一生的情懷制造冬天的安靜? 冷冷冬日,我還能看見蘿卜的這種心態,還能感受蘿卜帶來的一部分溫暖;我還能在蘿卜走過的路上看見它們的幸福,回過頭來想,我是不是幸福的? 窮居鄉村,冬天再冷,一年年,我真真切切感受蘿卜的幸福。與冬俱進,與蘿卜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 貧賤蘿卜 文/彭亞東 蘿卜再賤不過,無論多瘦的地,隨便撒一把種子,無須費勁侍候,就等著去拔那些大大小小的蘿卜頭吧。因為賤,而且多,鄉下就常拿來喂豬喂雞。不過,俗話說得好,蘿卜青菜,各有所愛,我不嫌它貧賤,還和它有著諸多的情緣。 小時候放牛嘴饞了,一見菜地里拱出雪白肚皮的大蘿卜,小伙伴們立馬紛紛“哧溜”下牛背,也等不及洗凈,就在衣服上擦擦,隨拔隨吃,隨吃隨拔。有時候免不了要挨人家婆子唱山歌似的罵,大伙就擠眉弄眼,嗤嗤地笑。 那時候糧食不夠吃,稀飯里摻上蘿卜丁,放上一點鹽,咸津津的,“忽哧”幾大碗,混個肚兒圓,覺得挺受用。大堂兄老愛說“蝦子伙蘿卜,伙一大砂鍋。”我們聽了,都一臉的向往,心想著白米飯就“蝦子伙蘿卜”的快樂。當然那時的蘿卜就不只是下飯菜了,母親每年總要曬整籮筐的“蘿卜絲”或“蘿卜菇子”,饑荒時就拿出來幫助填飽肚子。 我初中畢業后挑了一段時間水庫,工地上的常見菜,就是蘿卜主打,遇上加餐還能得到一份蘿卜燉肉皮。那時缺油,精明的管理員就找門路買來豬肥肉,將肥膘熬成油炒菜,卷成筒的肉皮就用來伙蘿卜了。那香氣能饞得人流出口水來,估計該加餐了,我幾乎整天都在想著那些可愛的豬肉皮。 只是有一條,蘿卜吃多了會打“蘿卜嗝”,那時候大人們就說,打嗝好,順氣又養脾,可以少得病。長大后看書得知,蘿卜富含鉀、鈣、磷、硒,能去痰,助消化,清熱解毒,確是好東西,有所謂“冬吃蘿卜夏吃姜,不用醫生開處方”的說法。 如今,好吃的東西可是多了去了,就是那“食不厭精”一族,山珍海味吃膩了,若是上來一盤嫩綠的“蘿卜菜”,立馬就會風卷殘云,盤底對天的。還有那嘎嘣脆的特色小菜“蘿卜干”,更是一個爽口了得。 平時居家過日子,弄一個紅泥小火爐,來個“蘿卜燒魚頭”,或者“蘿卜燒排骨”,吃得熱汗直流,一樣的有滋有味。就是純粹的“水煮蘿卜”,也清淡得不差,那味兒若仔細品嘗,有那么一縷清香,還有一絲甘甜,就像平淡的生活,足可以慢慢地回味。 年關蘿卜 文/龍會吟 蘿卜是梅山區域最常見的蔬菜,容易栽種,生長期短,產量也高。每年秋末冬初,鄉下農民把蘿卜籽播到地里,到了殘冬臘月,就可以收獲蘿卜了。梅山區域的蘿卜,甜、脆、嫩,大的一個有二三斤重,吃一口,甜津津的,比任何水果都好吃。我們那里的農民,出蘿卜的季節去地里勞動,很少帶茶水,口渴了,就在地里拔一個蘿卜解渴,吃完一個蘿卜,比喝了一瓶果汁還舒服。 蘿卜做為一種菜肴,有很多種吃法,可以切成片兒,清煮,熬豬骨頭,也可以切成絲兒小炒;可以放在壇子里制成酸蘿卜,還可以切成條兒晾干做榨菜,總之,五花八門,各有特色,口味極佳。而我記憶最深的,最好吃的是年關蘿卜。 我們那里,家家都有做年關蘿卜的習慣。就是過年時,把臘肉洗凈,切成一段一段的,然后把蘿卜切成片兒,和臘肉一起放鍋里煮。臘肉熟了,蘿卜也熟了,清純的香味滿屋飄蕩。這時把臘肉拿出來,再把蘿卜倒進一個大壇子里,蓋上蓋兒,到了正月十五以后,就可以拿出來吃了。那時的年關蘿卜已有了微微的酸味,吃一口,特別爽口,也特別下飯。如果放一點辣椒炒一下,微酸微辣,色味俱佳。這種年關蘿卜,有些人家一做就是一大壇,一般可以吃到農歷二月,都是自家人吃,也有做為一種小菜,拿來招待客人的。 近一二十年來,我很少吃到年關蘿卜了,原因是進了城,一切都簡單化了,菜是一餐做一餐的,蔬菜都不能過夜。蘿卜是蔬菜之類,當然就不敢做一大壇子吃到二三月了。回家鄉時,也偶而吃過幾次,但總感覺沒有從前那種味道,不知是現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舌頭變得高貴了,已品不出貧窮時代那種味道,還是現在的蘿卜施過化肥,沒有原來的那種甘甜?細細一想,不完全是,而是現在農村燒柴火的不多了,熏出的臘肉,已沒有當年的那種柴火香,用這種臘肉做出的年關蘿卜,味道自然差遠了。 買蘿卜 文/逯桐 身穿紅袍,頭戴綠帽,坐在泥里,呆頭呆腦——沒錯,這就是蘿卜。 蘿卜的味兒美,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我們家所有人都喜歡這種吃起來干脆,吃下去清涼,營養豐富,價格便宜的蔬菜。 在一個陽光明媚,微風徐徐的周末,我和媽媽來到一個離家不遠的菜市場買菜。菜市場真熱鬧啊!人山人海,摩肩接踵。買菜的人有說有笑,手挎菜籃輕快地來回穿梭著,各種吆喝聲,講價聲,談笑聲,絡繹不絕。 聽到前面有人大聲吆喝著,“賣蘿卜了,又大又脆的蘿卜。”我和媽媽急忙走過去,一個中年男人蹲在一大堆蘿卜后,只見那蘿卜細嫩的外皮,碩大的身子,只要八毛錢一斤,讓人一見就生喜愛之心,我急忙對媽媽說:“媽媽,咱們買他家的蘿卜吧。”可讓我感到驚訝的是,媽媽說這兒的蘿卜吃起來不好,咱們去別家吧。年幼的我,看著鮮艷誘人的蘿卜,根本不相信媽媽的話,認定中年男子的蘿卜好,不肯離開,媽媽見我耍起了小孩子脾氣,只好在這兒買了個蘿卜,我們這才離開了。 走到一個拐角,我們看見一位頭發花白,雙目無神,衣衫襤褸的老奶奶也在賣蘿卜,我們過去一看,蘿卜上有一些蟲眼,還沾了很多土,和我手上中年男子的蘿卜比起來,這些蘿卜如同一個垂暮的老人,每斤還要一元錢,我不禁有些失望,媽媽卻買了好幾個有蟲眼的蘿卜,我大感疑惑,可能是媽媽可憐那位老奶奶吧,我暗自想著。 回到家,我忍不住問出了心中的疑問,媽媽和藹地對我說:“你嘗一下這兩種蘿卜,哪種好吃。”結果讓我驚訝不已,中年男子的蘿卜虛而無味,老奶奶的蘿卜卻甘甜可口,這和我預想的完全不同,媽媽告訴我:“中年男子的蘿卜打了農藥,所以看著好看,而老奶奶的蘿卜沒打農藥,所以有很多蟲眼,蟲子都愛吃的蘿卜能不好吃嗎?” 通過這次買蘿卜,我有一些感悟,千萬不能被事物的外表所迷惑。人不可貌相,心靈美才是真的美。 蘿卜 文/儲勁松 在小飯館里吃到蘿卜煨豬肉,蘿卜切成半寸厚的墩子,大塊的方肉(吾鄉人形象地謂之為“斧腦肉”)半精連著半肥,在火鍋里咕嘟嘟煨一通后,蘿卜里有了肉味,肉里有了蘿卜味,極合胃口。不覺吞飯三大碗,轆轆饑腸得以安妥,冬日寒苦減了八分,皺巴巴的眉眼也舒展了許多,于是念起蘿卜的好來。 念起蘿卜,就自然地想起一首童謠:“蘿卜蘿卜纓子,某某是我孫子;蘿卜蘿卜杪子,我是某某老子。”髫年時,鄉間流傳著不少小孩子就地取材自創的童謠,如今多已忘記,這一首《蘿卜纓子》卻記得十分的清晰。因為有趣而繞口,念(其實是罵)得不好,不是自己成了人家的孫子,就是人家成了自己的老子,惹人哄笑。還因為極合用,可以把“某某”換成任何一個人的名字,群起而攻之,翻來覆去地罵,聽起來像唱歌似的。舊時鄉野雖然鄙俗,卻并不流行國罵,稱自己是別人的老子或娘,已經是很侮辱了,遇到弱的,對方啼號一番也就罷了,若是遇到強的,非得干起架來不可。 似乎是上世紀80年代末,有人發明了“蘿卜賽水果”這一說法,而且很風行。蘿卜是很營養,富含這酸那素的,但是否賽過水果,畢竟是值得商榷的。吾鄉幾乎不產水果,偶爾能見到寥寥幾樹棗和酸梨,數棵品相和口味都很劣的葡萄,西瓜、蘋果、雪梨、柑橘、香蕉、龍眼、荔枝這些一概沒有。其時街市上有賣西瓜、蘋果、梨子、橘子的,專供城里的闊佬們,鄉野之人無故是不敢問津的。所以有水果吃乃至吃過水果,對于孩童而言是件頗榮耀的事。 我記得有一年母親咳嗽一月仍不見好,在醫生的叮嚀下,才狠心買了三只黃梨燉冰糖水止咳,梨放在手提篾籃子里,原本是用包頭巾蓋著的,不料被西北風吹起一角,露出里面的珍奇來,于是七八個拖著鼻涕的孩子(我和我妹妹也夾在中間),嘴角流著涎水可憐巴巴地跟著她,從半里外的菜園地一直跟到屋里來。母親無奈,只好一人切一塊比撲克牌厚不了多少的薄片,才將一班饞蟲打發出去。蘿卜是有的吃的,秋冬的田地里到處都是,誰要是想吃,無論到哪家田地里都可以隨手拔幾個,蹲在田地邊上啃得滿地蘿卜皮都沒人過問。所以我以為,在當時第一個說“蘿卜賽水果”這話的人,不是吃厭了水果的人,就是無水果可吃的人。前者略似于“何不食肉糜”的司馬衷,后者則好比是未莊的阿Q。 吾鄉原只有白蘿卜,胡蘿卜的引進種植是后來的事,青蘿卜和水果蘿卜至今依然完全是外運。白蘿卜當然有很多品種,最好吃的莫過于那種圓滾滾的土著品種“春不老”,生吃脆而甜,熟吃甜而軟,那種后來引進的吾鄉人稱之為“系馬樁”的蘿卜,長粗滾圓幾可系馬,產量高但味道遜色了許多。當然要秋冬的蘿卜才可口,夏蘿卜類似于木頭,無論生食熟食都干澀辛辣得難以下咽。最好吃的則一定是經霜過后,蘿卜纓子被凍得蔫頭搭腦,埋在土里的蘿卜卻如雪梨一般,鮮甜又脆爽,咬一口必是口舌生津。 七八歲的時候,寒冬的禮拜天也是不得閑的,要上山砍柴禾。我記得有一天正午時分,我和只比我“小一蘿卜皮”的發小國輝,各自背一捆柴趔趄著往家趕,既渴且餓。恰巧在半山坡上望見一塊蘿卜地,土被凍得蓬松起來,蘿卜有一半露在土面上。于是兩人放下柴捆,一屁股坐到地溝里,拔起蘿卜用袖子揩揩泥張嘴就啃,直到啃得地溝里全是白生生的皮,半個臉黑糊糊沾滿泥巴和蘿卜碎屑,連打呃都是蘿卜味才滿意而罷休。那味道今日想來,恰如清人吳其浚在《植物名實圖考》中所說的“瓊瑤一片,嚼如冷雪”,當真是比水果美妙得多了。而冬陽下笑嘻嘻相對而坐,舉蘿卜而咔嚓大嚼,也成為如今我和遠在無錫的國輝偶爾相見時必要提起的典故。 蘿卜是賤物,即使在鄉野也是待客菜中的陪襯。幼稚時村莊里所有人家一樣窮,秋冬餐桌上幾乎餐餐有炒蘿卜、煮蘿卜、煨蘿卜、腌蘿卜、蘿卜骼兒(曬干縮成耳朵狀的蘿卜條),真正是環保食品,因為連油星子也難以覓到幾點,吃多了,聞到蘿卜味道就皺眉頭。但若是在蘿卜里加幾片肉,則另當別論,哪怕是加幾塊肥肉片也是好的,可惜父母難得慷慨一回。我祖父生前吃飯時經常說一句話:“肉是好東西,哪怕是干稻草,加兩片肉炒也吃得下去。”大約是出身使然,我至今仍然認為,豬肉燒蘿卜是人間大美之味。 平民蘿卜 文/張梅 蘿卜風華正茂,被整筐地挑到集市。蘿卜的好處,雖說不是長篇累牘才能敘述完,但卻是家喻戶曉的。青菜蘿卜保平安,這一俗語顯而易見蘿卜在日常菜蔬中的佼佼者地位,似乎蘿卜與青菜的聯袂,就成了平安的護身符。 蘿卜在見到天日之前一直是低調的,埋于泥土之中,你是不知道它怎樣積蓄養分讓自己變得豐腴的。拔蘿卜的那會兒,會忽然間愣住:在不見天日的土中,卻著一身曼妙的紅色或柔嫩的白,一點也不遜色日光下雨露中的垂在枝頭的果實。當然,拔蘿卜的活兒也不累,這時土層表面已松,甚至露出小半截蘿卜,胖娃娃一般擠在一起,拽住葉子,稍稍搖晃一下,連葉子帶蘿卜全都離開泥土。 被拔出的,在某個秋霧迷蒙的晨,被挑到集市。蘿卜的葉和莖,我們叫做蘿卜纓子。買些回來,洗凈焯水,蘿卜纓子切碎丁,蔥切碎,蒜拍散,涼拌可以,清炒亦可。 蘿卜纓子的清苦與蘿卜是一脈相承,清炒蘿卜絲或蘿卜片最能品嘗出蘿卜的味,微微的苦溢滿口腔,甚至有些霸道,吃了別的菜后依舊隱約還有蘿卜味。遇到肉,尤其是排骨,共同沸騰于一鍋湯水中,境況就完全不同。譬如遇到心儀的人,為之千方百計改掉性情上的尖銳之處。蘿卜燉肉,肉變得含蓄,盡量把鮮味給予蘿卜,而蘿卜也變得溫存,入口即化,且清甜無比。最好的境界是它們共同燉于一只藤黃的砂鍋中,緩緩地文火舔著鍋底,還未燉好,蘿卜味打頭陣似地搶先飄出來,不由分說勾起家人的食欲。接下來,排骨和蘿卜相融的香氣如交響樂一樣跌宕起伏。等到了餐桌上,家人圍坐,排骨此時不受寵,蘿卜被舀到碗中,筷子要輕夾,否則一個不小心就夾開了。 到了寒霜濃厚的冬日,牛肉牽手土豆,羊肉就與蘿卜做最佳搭檔,蘿卜能除去羊肉的膻氣。羊肉蘿卜,毫無懸念地寫在菜單上,夜市中的大排檔可是唱主角的菜——是蘿卜好吃羊肉也好吃,簡直是珠聯璧合,只吃得心里火熱,額上沁出汗珠,讓人一直暖到心底。 進了臘月,青菜蘿卜更是在街巷中友情出演, 這家的窗臺,那家的院落,都成了他們一展風姿的舞臺。日子的有滋有味中總有它們的身影。蘿卜被洗凈切成塊,攤放在竹匾里,那是要腌“蘿卜鲞”了。一直誤以為腌蘿卜干叫“蘿卜響”,以為是吃起來脆生生的,咯嘣有聲,所以有此叫法,偶爾翻書,才知道自己有誤。父親買乒乓球大小的白蘿卜穿成串掛著曬,暖陽,屋檐,佛珠似地在朔風里晃蕩。 這個“鲞”字,最有名的莫過于《紅樓夢》中的茄鲞,是眾所周知的精致。為侍候那“才采下來的嫩茄子”,用了幾十只雞,各色干果子來配,香菌豆腐干還不算在內。這樣的吃法,走的可不是大眾路線,也就無法推而廣之。還是蘿卜實在,也叫這個名兒,可是實實在在的“鲞”,只需鹽、辣椒粉等助興,腌縮成蘿卜干,忠實地陪伴我們度過一個又一個冬天。 后來讀《詩經》,蘿卜在里面有個很雅致的名字,叫做“菲”,現在經常在女子的名字中見到這個字眼,就像桂蘭、阿菊一樣,大概也是人們親近草木的一種方式吧。 蘿卜相伴過暖冬 文/黃小燕 楊春曉 “冬吃蘿卜,夏吃姜,不用醫生開藥方”。冬季,蘿卜成了餐桌上的主角。樸實的蘿卜與季節,像是一對偎依著的溫情母女,有著默契、貼心與關愛。無論清炒還是燉湯,都讓人渾身充滿溫暖。 小時候,母親總將屋前屋后的菜園里種滿蘿卜。母親也總將那些看似不值錢的蘿卜,像照顧孩子一樣細心地呵護著。在母親的關愛下,那些蘿卜在豐收季節,不負眾望地長得像一個個白胖娃娃。母親望著拔出來的水靈蘿卜,喜上眉梢地說:“瞧!這大胖蘿卜就是‘人參’娃娃啊!” 那時家里貧窮,一天兩頓飯基本上都是蘿卜。母親將那平淡無味的蘿卜絲,用豬油和香菜,炒得甘甜、脆爽。就著一碗白米飯,那蘿卜的清香,那米飯的甜,至今讓我回味無窮。寒冷的冬天,總能消耗身上更多的能量,來保持身體的熱量。而母親總是用大鍋煮上一鍋蘿卜湯,給我們補充“暖能量”。每次我們冒著嚴寒和風雪回到家,母親總會給我們端上一大碗熱氣氤氳的蘿卜湯。那碗平淡如白開水的蘿卜湯,頓時除去了冬天帶給我們的寒氣,渾身也暖暖的了。那蘿卜湯就像和我們相依相偎的母親,離不開了。 最難忘的還是母親做的蘿卜干。那年我考取鎮重點高中,我深知父母供我上學不容易,食堂里兩塊錢一份的炒菜,都成了我對貧困家境的一種罪過。周末回家,我對母親說,我要從家里帶菜去學校,學校的飯菜不好吃。母親就用玻璃瓶給我準備了一大瓶腌制的蘿卜干,夠我吃上一個星期。當同學們都在教室里吃著剛打的溫熱而香噴可口的炒菜時,我一個人默默地躲在角落里,吃著幾天前母親給我帶的蘿卜干。那時一個男生調侃我,叫我“蘿卜妹”,“蘿卜妹”代表著貧困和卑微。我的自尊被狠狠地踐踏著,低頭不語,含著淚,拼命地嚼著那一根根有筋道的蘿卜干。從蘿卜干里,我明白了那股筋道,就像一種不屈服的倔強,也是這種倔強,讓我如愿考上了理想的大學。 后來我工作到了城里,吃過蘿卜燉牛腩、韓國泡蘿卜等花樣百出的蘿卜,可都沒有母親那碗只放油鹽,平淡無奇的蘿卜湯,及那只有辣椒摻拌的蘿卜干有味。好在母親冬季都會做些蘿卜干送來給我,享受著母親的溫情,舌尖上流淌著母親的味道。有蘿卜相伴,再寒冷的冬天也暖暖的。 蘿卜就像母親,給了我營養,磨練了我的意志,讓我懂得感恩。 年終歲末,回到老家,母親也總會煮上一大鍋蘿卜湯,給圍坐在火爐旁的每個人端上一碗,喝著蘿卜湯,嘮著土得掉渣的家常,這就是人間最好的天倫之樂了。 故鄉的青蘿卜 文/陳樹慶 俗語云:“蘿卜白菜各有所愛”。而讓我情有獨鐘、最不能忘懷的卻是故鄉那青青的青蘿卜。 青蘿卜,又名“高腳青”,既是故鄉的著名土特產,也是著名蘿卜優良品種,已有300多年的栽培歷史。說它是一種蔬菜其實也是一種水果,在故鄉它更多的時候是被當成水果來品嘗的,可見故鄉青蘿卜的口味是如何之好。 小時候,記憶最深的就是蘿卜了。每年的夏天,母親總是留一塊最好的地種蘿卜。雖然蘿卜很容易生長,但母親種起來仍然很細致。母親總說,可別小看這小小的一片蘿卜地,它可是咱們家一冬的菜呢。在蔬菜大棚還沒有的日子里,寒冷又漫長的冬天,蘿卜是我們普通百姓人家的主要蔬菜之一,與白菜扮演著飯桌上的主要角色。不起眼的蘿卜,經過母親的巧手,煮湯、切成絲炒、腌制成蘿卜干,總會成為餐桌上的爭食對象。不論是兒時,還是今日,吃各種各樣的蘿卜菜,始終是我的一大樂趣。那時候,由于物質的匱乏,我們很少能吃到水果,青蘿卜就成了水果的替代品。家中來了客人,母親便洗了用菜刀細細地切成一條條,用盤托著,擺上桌子,一杯水,一盤蘿卜,成了招待客人的最好方式。有時,母親告訴我們“冬食蘿卜,不勞醫生開藥方”,鼓勵我們多吃蘿卜。所以民間素有“十月蘿卜賽人參”一說,不過蘿卜這東西,多汁甘美,營養豐富,通氣清腸,利于消化倒是符合事實的。 故鄉的蘿卜不僅清脆,而且甘甜。經常食用有去痰、清熱解毒、健脾理氣、助消化等功能。而且吃起來肉質緊密、翠綠、脆、甜、多汁、生食如水果,故又稱水果蘿卜。每年的九月份,蘿卜還未完全長大,鄉親們便早早從地里拔出來,用車子推著蘿卜到縣城叫賣,一根根又長又細、嬌小可愛的小蘿卜像珍貴的水果一樣,洗得干干凈凈,擺放得整整齊齊。在縣城里,鄉親們推著賣青蘿卜的車子,沿著街巷慢慢地走,不論是在縣城里最熱鬧的汽車站、電影院等,還是在偏僻的街巷,甚至在通往鄉村的道路上,一邊走一邊叫賣。車上放著兩樣必備的東西,一只裝滿水的水桶,預備往蘿卜身上灑水,讓蘿卜始終保持水靈靈的青綠色,一副惹人憐愛的模樣。另一個是一把刀,有的是用家里的切菜刀,更多的是用割麥子的鐮刀,去掉鐮刀柄,使起來稱手好用。如果購買者不相信蘿卜的甘甜,鄉親們就用刀切下一公分厚的一片,讓購買者品嘗,品嘗好了再買。由于還未到真正收獲的季節,市面上還少見,這樣的小精靈當然是十分受寵,不長時間,就被搶購一空。 立秋之后,各種蘿卜陸續上市。故鄉的鄉親開始貯存蘿卜,或腌制或窖藏,或曬成蘿卜干存放,以備冬季家中無新鮮蔬菜時食用。通常都是在自家院落空閑的角落掘一個大大的土坑,先將蘿卜頭削去,然后再大頭朝上排放在土坑里,最后用土埋好。母親告訴我,因為蘿卜在貯存的過程中仍會繼續生長,雖長勢不明顯,但卻足以耗盡其體內的水分。原本水靈靈的蘿卜會變成糠心蘿卜,那自然是不好吃了。如果將蘿卜頭削去,就會阻礙蘿卜的生長,得以保存蘿卜體內的水分,儲存多久拿出來都是水靈靈的。 現在,離開故鄉已經將近二十年了。如今的生活與那時已不可同日而語。需要什么菜,到超市里都可買得到。但每年秋天,我還是買回一些蘿卜,儲存起來或者切碎、晾干,加上各種各樣的調料腌好。對我來說,蘿卜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是故鄉的青蘿卜,成為我生命中永恒的元素,也是我永遠難舍的一種鄉情。 冬吃蘿卜 文/江初昕 冬季蘿卜大量上市,在農村里,蘿卜很賤,不值錢。通常把地里的蘿卜拔出后,成筐地挑到河邊洗凈,而后一般可以弄成這么幾種。之一,就是用銼把蘿卜銼成很細的絲,放在太陽下曬干。曬干后的蘿卜絲通體透明,形似銀魚。這種蘿卜絲食用時,先用溫水發開,撈出瀝干水,加入食鹽味精等調料,拌勻后,上面放豬肉,入蒸鍋蒸熟,作為底菜的蘿卜絲吸收了豬肉的油脂,變得軟綿,清香無比,吃起來,還有點甜絲絲的味道。 另一種就是腌制蘿卜干。這個工作相對來說比較繁瑣點,晴天時,可把板凳、砧板搬到外面。人坐在板凳上,腳下放置一個籮筐,幾個村婦坐在一處,邊嘮嗑邊切蘿卜,也算有生活情調的。等切好了絲,就放在竹笸中,曬上兩三天光景,直至蘿卜曬蔫,再拌上食鹽,就可以放入壇子里,用石頭壓實,密封后放置避光處,這樣腌制半個余月就可以掏出。用香油一炒,加上辣椒,食用起來嘣脆爽口,特別能下米粥。 清代美食家袁枚在《隨園食單》寫到:蘿卜絲放在雞湯里出水二次后,才能和魚翅一起炒,烹飪上以“令食者不能辨其為蘿卜絲、魚翅”為最高化境。我們尋常百姓家,當然沒有燕窩魚翅,講究的是實在。蘿卜雖然低賤,但如果精心制作,新鮮蘿卜還能做成不少美食,比如蘿卜餅就是其中之一。蘿卜餅的優劣關鍵是餡料。蘿卜銼成絲后,放點鹽,將水分控干。把五花肉切成丁,放入鍋中熬出油后,再把剁碎的蔥姜蒜煸香,放下蘿卜絲、香菇末、蝦仁末一起,炒至八分熟,出鍋。這樣,餡料就做好了。面皮和好上十來分鐘后,就可以著手包了。先捏下一個劑子,用面杖趕薄后,再包上餡料,之后收口,用手輕輕拍平,就可以放在平底鍋上煎。煎之前,等鍋里的油溫熱了,就將蘿卜餅放入,少頃,潑上水,蓋上鍋蓋,直至聽到鍋里“啪啪”作響,說明水已經干了。這時可揭開鍋蓋,翻至另一面如前方法煎熟。這樣的蘿卜餅表皮金黃松胖,蘿卜絲餡料經過了熱油高溫煎烤,把蘿卜的清香味滲入到面皮當中,輕輕咬上一口,里面是濃稠的蘿卜絲餡子,蘿卜絲的清香便蔓延開來。如此經過精細加工的蘿卜,和魚翅相比,也可以平分秋色吧。 蘿卜愛葷腥,越葷越腥,蘿卜越精神振奮。嚴冬時節,可就著暖鍋燉魚和肉。把魚煮至七八分熟后,將切好的蘿卜片投下,和魚一起慢火燉熟。直至湯汁變成乳白,嫩白的蘿卜和乳白的湯汁難分彼此,湯汁鮮香,蘿卜也綿爛軟滑。至于燉肉,可用牛肉燉蘿卜,將蘿卜滾刀切成塊狀,佐以胡椒陳皮,點以芫荽香醋,豐美無比。蘿卜充分吸取了牛肉的油脂及肉香,入嘴便化了,伴著蘿卜的香味,充斥于口舌間。此時的蘿卜雖是充當不起眼的配角,但這個季節,除卻了蘿卜,還真找不著這么天作之合的配角。再說,蘿卜有潤心肺,降膽固醇的作用,既美味又養生,可謂是冬吃蘿卜賽人參! 倔強的蘿卜 文/岳新敏 凌晨4點,父親便起了床,然后摸黑來到地里,開始采摘沾著露水的蘿卜,再將它們小心放到三輪車上,開往市里的農貿市場。 去年蘿卜價格不錯,今年大棚里全種了蘿卜。 6點半,到達農貿市場,父親終于可以歇歇腳了。他從口袋里掏出兩個冷饅頭,開始充饑。大約1個小時后,其他的菜農陸陸續續到來,這時候買菜的人也開始來了。 有認識父親的和他打著招呼,父親憨憨地笑著。 父親是一個菜農,冬天也不肯歇息,種了大片的蘿卜。本可以在附近鄉鎮上賣的,可是父親覺得市區只比鎮上多出20里地,沒啥,還能有個好價錢,就是賣不完還可以給我送過去。 以前家里窮,父親就是靠種、賣蔬菜供我讀書上大學的。后來我在市區買了房,安了家,父親便每隔一段時間都來給我送一回菜,說自己種的菜,吃著放心,第二天便又匆匆離去。 今年媳婦懷孕時,父親隔三差五來給我送菜。要知道父親距離我家大概有60里地,騎著電三輪不是個短距離。我讓他別這么麻煩,他不聽,說什么一定讓未來孫子吃上無公害蔬菜。 有次,生意不太景氣,父親的一車子蘿卜,剩下了半車,他要給我留下,媳婦無意中說了一句,吃不了,整天吃蘿卜吃得都膩了。父親低下了頭,像是個做錯事的小學生。 第二天早上天還沒亮,父親便起床了,然后趁著我們熟睡之際,除了給我們留足吃的,悄悄地把剩下的蘿卜分到各家各戶的門前。睡夢中聽到關門聲的我,趕緊下床穿上衣服,本想追上父親,只見父親拿起塑料袋,一個袋里裝著四五根蘿卜,挨家挨戶敲門,還讓他們多多關照我們這一戶。不知道父親的行為,多少人贊成,反正還是剩下了不少。我看到父親的臉上顯出落寞的眼神。 以后的一段時間里,小區的人大概都認識我們了。有的說,大爺好久不來了,那蘿卜種得真叫一個棒啊,是正宗的水蘿卜,脆生生的,生吃都很好。 父親好久沒有來了。因為給家里的冬暖式大棚放柵子的時候不小心滑了下來摔了腿。然而,他心疼的卻不是他的腿,而是那半地的蘿卜。在他看來,這蘿卜比命還金貴呢。愁得他吃不下飯,睡不著覺。 母親打電話過來,讓我幫著想辦法。我只好騙他說,別著急,找到買主了,我有個同學在超市,專跑采購的。 周末,我找了幾個哥們一起回家,把剩下的蘿卜拔了,然后分給小區的各家各戶。我相信,父親就算知道了真相,也會同意我這么做的。 清淡的蘿卜 文/郭軍平 蘿卜是一種大眾的不能再大眾的蔬菜了,要說在蔬菜王國里,恐怕蘿卜始終扮演一個平民百姓的角色。倘若誰要說雞翅燕窩我吃不起,但恐怕說蘿卜我也吃不起那簡直要讓人笑掉大牙了。何以見得?君不見蔬菜市場上哪一種蔬菜有蘿卜多?哪一種蔬菜有蘿卜便宜?如果說你連蘿卜都吃不起,那就到了生活的底線了。自己把日子過成了這樣,能不讓人笑話嗎?那也要讓人去猜想,你是把錢花到了哪里去了?是抽了大煙,還是賭博輸了個精光,抑或是干其他事情?這樣說的意思就是蘿卜是最普通的平民百姓都能吃到的蔬菜,它是平民的墊底菜。 這樣說蘿卜為墊底菜也不是低看蘿卜,是說蘿卜實在是一種普通的通常的菜。蘿卜恐怕人人都吃過,沒有吃過的人也恐怕沒有,如果說對某個菜過敏,那么對蘿卜過敏的我還是沒有聽說過的。蘿卜性味平和,有開胃生津之作用,況且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是所有蔬菜里物美價廉的一類蔬菜。它的品種分為兩類,一種是紅蘿卜,一種是白蘿卜。紅蘿卜沙甜沙甜的,含糖量高,富含維生素A,可以生調,也可以開水焯了后吃,還可以包餃子吃。白蘿卜呢,吃法嘛,也和紅蘿卜一樣。 在我記憶里,蘿卜幾乎就是我們的主菜了。小時候,家里什么菜都可以不種,但是白蘿卜不能不種。因為白蘿卜太好種了,只要買些蘿卜籽向地里一灑,用鐵耙一摟,過幾天,你就可以看到青青的蘿卜苗在微風中搖曳。紅蘿卜我沒有種過,好像不大好種,要有點經驗才行,加之紅蘿卜個頭小,因此紅蘿卜在什么時候價位都要比白蘿卜貴些。白蘿卜呢,可不像紅蘿卜有點嬌貴,它見土就長,見雨水就拔節。個頭大,分量重,只要雨水好,一個能長三四斤,真有點像偉丈夫。而紅蘿卜呢,再怎么大也有限,就像小女子一樣。這兩個菜一剛一柔,還算搭配巧妙。小時候,家里窮,母親經常給炒白蘿卜,雖然經常吃,但我們也吃不厭。過年的時候,外婆喜歡給我們做蘿卜粉條燴菜,至今回味起來都是滿口余香。這也許是外婆的拿手好戲了,只是外婆已經離開我們將近二十年了,每年過年能不想外婆嗎?到我結婚以后,因為買房欠下了好些錢,我和妻子省吃儉用。我們經常吃蘿卜,生調,開水焯,燴著白菜豆腐吃,幾年里都沒有間斷過。到了把賬還完后,妻子經常和朋友聊,說跟著我把蘿卜吃扎了。我也坦然承認。是啊,在艱苦的日子里,蘿卜伴隨著我們,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淡淡的甘甜。 后來,我們的生活漸漸好了,工資漲了,福利提了。妻子的單位也一樣。為了給孩子加強營養,我們就常常買些好菜,還有排骨、肉、雞魚一類的。蘿卜雖然吃,但是比過去要少了。不知是生活漸漸好了,還是上了年紀,運動量少了,我有點發福,一體檢,竟然是高血脂、脂肪肝。醫生建議多運動,少吃脂肪大油類食品,多吃些清淡食品。醫生的建議讓我想起了蘿卜。在吃蘿卜的日子里,身體還從沒有出現這樣的現象,難道是“富貴病”。在我重新重視起健康問題的時候,那些年喜歡吃的蘿卜就又重新上了我們的餐桌。 現在每當嘗起淡淡的蘿卜味,就想起了小時候的生活:母親做的蘿卜面,那剛剛從地里拔出來的帶著點苦味的白蘿卜;也想起外婆給我們做的蘿卜粉條燴菜,仿佛還在眼前冒著熱氣呢!而妻子做的蘿卜菜,這不也吃出了健康的身體、幸福的生活。看來,蘿卜應該演繹著人生的本真生活。那一種淡淡的苦味才是永恒的綿長的味道。人生,真也應該保持著蘿卜的那一種清清淡淡的味道才好啊! >>>更多美文:好文章

天灰蒙蒙的 不知是天陰影響了心情 還是壞壞的心情讓天變得更加陰 只是忽然就莫名其妙的心情就變得不好了 他們問我為什么不開心 我真的說不出理由 沒有理由 又或者理由太多 我已心力憔悴而無力去一一解釋 然后 一個人去看了那場拖了很久 因為各種的原因而沒能去看的電影 最終 還是一個人去看 匆匆從教室走到車站 以為會錯過電影的開場 最終卻是提前到場 沒多少的人影院 我以為我會哭的稀里嘩啦的 結果卻是默默的看完 然后走出電影院 暴露在寒冷的空氣中 在陌生的街頭 周邊匆匆來往的陌生人 孤獨無依是來異鄉后最大的感受 什么東西都得靠自己 想哭的時候只能忍著 因為沒有人會給你肩膀 后來 去了一家熟悉的餐廳 點了熟悉的菜 卻不是熟悉的味道 難道情緒低了 味覺也變得不好了嗎 這時候的東北已經是冰天雪地的世界 松花江已經街上一層厚厚的冰 江面上沒有了利欲熏心的商家 只有一群放著煙花 自由的笑著鬧著的開心的人們 止住往江面走的步伐 我下去又能干什么呢 一個人瘋會被當成笑話吧 慢慢向車站走去 趕上末班車 沒有幾個人 搖搖晃晃的車廂 像是要把我催眠了一樣 窗外是冰冷的世界 車內是溫暖的空氣 同學說我花了錢還不開心 可是我真正不開心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大堆看不懂的書 想不清楚的未來的路 定不下來的不安分的心 好多好多 平時嘻嘻哈哈 只是一直把他們藏在最深的角落不想翻出來看而已 一旦真的翻出來了 然后就是全面崩塌 晚安,這個世界 晚安 快要結束的2015 >>>更多美文:qq心情日志

TTT1115VERVE15VE


台中潭子中醫長高門診推薦
台中大雅長高中醫推薦 》轉骨湯安全飲用的10大禁忌解析桃園八德轉骨中醫推薦 》男生轉骨推薦:快速有效的核心方法

arrow
arrow

    es68uur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